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暨中老友好年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表示,世界媒体峰会见证了媒体间合作的加强,为世界各地媒体从业者提供重要平台,就最迫切的问题交换意见、分享观点。由新华社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
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社长路易斯恩里克冈萨雷斯阿科斯塔说,本届媒体峰会对应对全球媒体面临的挑战非常重要。考尔认为,世纪疫情影响下,媒体应肩负起弥合分歧、增强信心的重要责任,为世界带来更多正能量。对于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媒体人士应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波兰媒体协会主席马雷克特拉奇克表示,媒体在这一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特拉奇克说,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新冠疫情尚未消退、误解矛盾冲突频发的当下,如何广泛凝聚世界共识、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是摆在人类面前的课题,媒体峰会让全世界媒体人有机会齐聚一堂探讨交流,十分重要,也恰逢其时。南非CAJ非洲新闻主编萨维尔斯奎尼卡说,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增进世界各国民众的理解与交流。
综合消息:为深化媒体交流合作提供重要指引习近平主席致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贺信引发多国人士热议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2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致贺信。阿曼英文报社《阿曼时报》总编穆罕默德伊萨齐扎里说,本届媒体峰会参会人数多,会议内容丰富。华中科技大学思政课《深度中国》课堂(2018年5月29日摄)。
这些重点建设的公众号通过打造一批形式新颖、参与广泛的网络思政品牌项目,推出一批通俗易懂、广受欢迎的新媒体产品,以网络思政的创新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少师生在观看完演出后感慨:这是一堂形式生动的党史课,不仅让我们对巾帼英雄江姐有了更深入、更立体的认识,也激励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树立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以实际行动更好地继承先辈精神。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会闭幕当晚,一场主题党日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
6月1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在江西井冈山举行,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地联动,串起建党百年历史,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激扬起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呈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高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福建福州闽江学院第二课堂数字馆,学生分享参与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青春薪课堂的体会(2019年1月3日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总书记亲切勉励: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江西南昌豫章师范学院思政课教师通过互联网给学生们上课(2020年3月17日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数量持续增加,大思政课建设格局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在全国年轻听众中引发追剧效应,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如今,思政课已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在广大学生中成为有内涵、能解渴、合口味的金课,进一步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演出中,江姐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师生。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从前往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考察调研,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再到与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等学校的尺牍情深,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久前,浙江大学2017级传染病学博士生周梦豪忙着交接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对各位同事和嘉宾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有效实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将提供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用于支持非洲出口,在华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中国将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动检疫准入程序,进一步扩大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力争未来3年从非洲进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
非洲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指引方向、注入动力,中非合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多务实成果,造福中非人民。一是卫生健康工程。
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设施联通项目,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秘书处成立中非经济合作专家组,继续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出品人:严文斌策划:陈贽监制:冯俊扬统筹:谢鹏、齐紫剑、闫珺岩文本:涂一帆记者:王子正、黄灵、吴丹妮、郭骏、许正、张玉亮摄影:黄敬文、刘彬、罗晓光、孙瑞博编辑:何毅、谢琳、周良、杨海云、杨威、李欣、赵菁菁、马晓燕、包雪琳视觉:洋葱画视新华社国际部制作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起点上,我愿提出4点主张。作为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授信额度,重点扶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
我相信,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凝聚起中非27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二是减贫惠农工程。
塞内加尔开国总统桑戈尔曾经写道,让我们向新生的世界报到吧。这是中非双方数十年来休戚与共、并肩奋斗的真实写照,是中非友好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为实现非盟确定的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我宣布,中国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第四,维护公平正义。
本次会议前,中非双方共同制订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国未来3年将推动企业对非洲投资总额不少于100亿美元,设立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3年多来,中非双方并肩携手,全力推进落实八大行动等峰会成果,完成了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额稳步攀升,几乎所有论坛非方成员都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了强劲动力。八是人文交流工程。
九是和平安全工程。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
65年来,中非双方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在发展振兴的征程上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合作之路,在纷繁复杂的变局中谱写了守望相助的精彩篇章,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中国将为非洲援助实施10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向非洲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在华设立一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鼓励中国机构和企业在非洲建设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支持在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百企千村活动。
中国愿支持所有非洲建交国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关键在于中非双方缔造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那就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